笔伐口诛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笔伐口诛』
拼音:bǐ fá kǒu zhū
注音:ㄅ一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
解释:伐:声讨,攻打;诛:痛斥,责罚。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主体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规用法:笔伐口诛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。
典故出处:清 忧患余生《序》:“而吾辈不畏强御,不避斧钺,笔伐口诛,大声疾呼。”
运用示例:而吾辈不畏强御,不避斧钺,笔伐口诛,大声疾呼。◎ 清·忧患余生《官场现形记序》
近义词:口诛笔伐
基本字义
笔(筆)bǐ(ㄅ一ˇ)
1、写字、画图的工具:毛笔。钢笔。铅笔。笔架。笔胆。
2、组成汉字的点、横、直、撇、捺等:笔画。笔顺。笔形。笔道。
3、用笔写,写作的:笔者。代笔。笔耕。笔谈。笔误。笔译。笔战。笔名。
4、写字、画画、作文的技巧或特色:笔体。笔法。笔力。文笔。工笔。曲笔。伏笔。
5、像笔一样直:笔直。笔挺。笔陡。
6、量词,指钱款:一笔钱。
7、指散文:“谢玄晖善为诗,任彦升工于笔”。随笔。
基本字义
伐fá(ㄈㄚˊ)
1、砍:伐树。砍伐。
2、征讨:讨伐。伐罪(征讨有罪的人)。口诛笔伐。
3、自夸:伐善(夸自己的好处)。伐智。不矜不伐。
基本字义
口kǒu(ㄎㄡˇ)
1、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2、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
3、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
4、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5、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
基本字义
诛(誅)zhū(ㄓㄨ)
1、把罪人杀死:害民者诛。诛灭。诛锄。诛戮。伏诛。
2、责罚:诛意(不问罪行,只根据其用心讹定罪状)。口诛笔伐。
3、责求:诛求无已(一味索取,没有止境)。
相关汉字
相关组词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