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嘴笨舌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笨嘴笨舌』
拼音:bèn zuǐ bèn shé
注音:ㄅㄣˋ ㄗㄨㄟˇ ㄅㄣˋ ㄕㄜˊ
解释:说话表达能力很差,没有口才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主体结构:联合式成语
常规用法:笨嘴笨舌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典故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,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。”
近义词:笨嘴拙舌
反义词:油嘴滑舌、能说会道
基本字义
笨bèn(ㄅㄣˋ)
1、不聪明:笨人。笨拙。笨伯(a.傻瓜,愚蠢的人;b.肥大的人)。愚笨。
2、不灵巧:嘴笨。笨口拙舌。笨鸟先飞。
3、粗重,费力气的:笨重。笨活。粗笨。
基本字义
嘴zuǐ(ㄗㄨㄟˇ)
1、口,动物吃食,发音的器官,亦指说话:嘴巴。嘴头。嘴快。嘴严。嘴直。嘴软。嘴笨。嘴馋。张嘴。嘴甜心苦。
2、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:山嘴。壶嘴儿。
基本字义
舌shé(ㄕㄜˊ)
1、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:舌头。舌耕(a.指读书勤奋;b.旧时学者授徒,依口说谋生,好像农夫耕田得粟)。唇枪舌剑。
2、语言辩论的代称:舌战(激烈议论)。
3、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
4、铃或释中的锤。
5、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
相关汉字
相关组词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