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典

不知不觉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不知不觉』

拼音:bù zhī bù jué

注音:ㄅㄨˋ ㄓ ㄅㄨˋ ㄐㄩㄝˊ

解释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
成语解释
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主体结构:联合式成语

常规用法:不知不觉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无意识的。

典故出处: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20卷:“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,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。”

运用示例:他的残忍和狠毒,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。◎ 曹禺《王昭君》第二幕

精选例句

1、是我们在牵孩子,还是渐渐地,我们老了,不知不觉地把手搭在了孩子的肩上?
2、如果人只过度思虑美的问题,就会在这个世界上不知不觉间与最黑暗的思想碰撞。
3、不知不觉我们来到“佛山百花广场”了,虽然是一大早,但是,这里已是人山人海,人声鼎沸,一片热闹的景象!
4、不知不觉寒冷的冬天就告别了,我们又迎来了温暖的春天,迎来了新的希望。
5、有些爱是拍着肩,拉手,买同一个牌子的薯片,他们在各种不知不觉中消磨了自己原本对于万物流逝的敏感。

古代诗词

元代.马钰.满庭芳 离众生示门人:「不知不觉,怎得离众生。」
宋代.欧阳修.怨春郎:「不知不觉上心头,悄一霎身心,顿也没处顿。」
宋代.释智朋.偈倾一百六十九首:「樊将军向补陀山上礼观音大士,不知不觉,在五台峨嵋见文殊普贤。」
宋代.杨简.金明池:「百姓日用,不知不觉。」

近义词:悄然无声、悄无声息、人不知,鬼不觉、无声无息

反义词:惊逃诏地、先知先觉、惊天动地

基本字义

bù(ㄅㄨˋ)

1、副词。

2、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、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、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其他字义

fǒu(ㄈㄡˇ)

1、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基本字义

zhī(ㄓ)

1、晓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温故知新。知难而进。知情达理。

2、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

3、学识,学问:知识,求知。无知。

4、主管:知县(旧时的县长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宾(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。亦称“知客”)。

5、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

6、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

其他字义

zhì(ㄓˋ)

1、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

基本字义

觉(覺)jué(ㄐㄩㄝˊ)

1、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辨别:感觉。知觉。触觉。视觉。觉察。

2、醒悟:觉悟。觉醒。“觉今是而昨非”。

其他字义

觉(覺)jiào(ㄐ一ㄠˋ)

1、睡眠(从睡着到睡醒):午觉。睡了一大觉。

中英翻译

翻译:unconsciously

unconsciously*[,ʌn'kɒnʃәsli]
ad. 无意识地, 无意中, 不知不觉地

相关汉字

相关组词

爱博不专 安不忘虞 闇室不欺 按甲不出 按甲不动 按纳不下 熬不过 熬不住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