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君三舍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避君三舍』
拼音:bì jūn sān shě
注音:ㄅ一ˋ ㄐㄨㄣ ㄙㄢ ㄕㄜˇ
解释: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主体结构:补充式成语
常规用法:避君三舍作谓语、定语;指退让。
典故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若以君之灵,得反晋国,晋楚治兵,遇于中原,其避君三舍。”
运用示例:放子一头嗟我老,避君三舍与之平。◎ 宋·刘克庄《题蔡炷主簿诗卷》诗
古代诗词
宋代.陈杰.和张岳州雪夜弹琴:「木声正与丝声比,避君三舍高渐离。」
宋代.刘克庄.题蔡烓主簿诗卷:「放子一头嗟我老,避君三舍与之平。」
清代.陈维崧.摸鱼儿 早春接山阳陆密庵先生札兼惠我月湄词赋此奉酬:「旗亭他日从君宴,准拟避君三舍。」
近义词:退避三舍
反义词:针锋相对
基本字义
避bì(ㄅ一ˋ)
1、躲,设法躲开:避雨。避暑。避世。避讳。回避。避重就轻。避世绝俗。
2、防止:避免。避孕。避嫌。避雷针。
基本字义
君jūn(ㄐㄨㄣ)
1、封建时代指帝王、诸侯等:君主。君子(a.旧指贵族、统治者及其代言人;b.指品行好的人,如“正人君君”)。君王。君上。国君。君权。君临。君侧。
2、古代的封号:商君。平原君。信陵君。长安君。
3、对对方的尊称:张君。诸君。
基本字义
三sān(ㄙㄢ)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基本字义
舍shě(ㄕㄜˇ)
1、放弃,不要了:舍己为人。舍近求远。四舍五入。
2、施舍:舍粥。舍药。
其他字义
舍shè(ㄕㄜˋ)
1、居住的房子:宿舍。旅舍。校舍。
2、居住,休息:舍于山麓。
3、谦辞,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:舍弟。舍侄。舍亲。
4、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:退避三舍(喻对人让步)。
5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组词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