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典

不刊之论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不刊之论』

拼音:bù kān zhī lùn

注音:ㄅㄨˋ ㄎㄢ ㄓ ㄌㄨㄣˋ

解释:刊:削除,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,有错误就削去。指正确的、不可修改的言论。

成语解释
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主体结构:偏正式成语

常规用法:不刊之论偏正式;作宾语;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。

典故出处:宋 郭若虚《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》第一卷:“况唐室已(以)上,未立曹吴,岂显释寡要之谈,乱爱宾不刊之论。”

运用示例: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,我有同感。◎ 孙犁《万国儒小引》

精选例句

1、孔夫子的这句话,实为不刊之论,大有道理。
2、现在洛克的思想虽已部分失去了真理性,但其关于政治社会中私力救济的论断仍是不刊之论。
3、萧统此评一出,如空谷足音,即成千年不刊之论。
4、希望大家发动你们的朋友,帮得了就帮吧!好人有好报,不刊之论啊!
5、勇谋相较,谋取为多,勇谋相搏,谋着多胜,此为不刊之论。

近义词:不易之论

反义词:似是而非、无稽之谈、不经之谈

基本字义

bù(ㄅㄨˋ)

1、副词。

2、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3、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4、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其他字义

fǒu(ㄈㄡˇ)

1、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基本字义

kān(ㄎㄢ)

1、斫,消除,修改:刊误(亦作“勘误”)。校(jiào)刊。不刊之论(喻至理名言)。

2、刻:刊石。刊印。刊本。

3、排版印刷:刊行(xíng)。创刊。刊登。刊载。

4、出版物:刊物。报刊。书刊。

基本字义

zhī(ㄓ)

1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基本字义

论(論)lùn(ㄌㄨㄣˋ)

1、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:论断。论点。论辩。论据。论者。议论。讨论。辩论。

2、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、理论和言论:理论。舆论。专论。社论。

3、学说,有系统的主张:系统论。

4、看待:一概而论。

5、衡量,评定:论罪。论功行赏。

6、按照:论件。论资排辈。

7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论(論)lún(ㄌㄨㄣˊ)

1、古同“伦”,条理。

2、〔论语〕中国古书名,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。

3、古同“抡”,挑选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组词

爱博不专 安不忘虞 闇室不欺 按甲不出 按甲不动 按纳不下 熬不过 熬不住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