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白之冤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不白之冤』
拼音:bù bái zhī yuān
注音:ㄅㄨˋ ㄅㄞˊ ㄓ ㄩㄢ
解释:白:搞清楚。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主体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规用法:不白之冤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好人被冤枉。
典故出处: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2回:“非贪生怕死,实欲为太叔伯伸不白之冤耳。”
运用示例:若非屡次验明,则其姊受不白之冤,未老先生亦蒙羞于地下,不孝子弟,罪不容诛。◎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十八回
精选例句
1、没人知道究竟有多少人因为指纹识别错误而被关进监狱,蒙受不白之冤.
2、他受刑不过受了不白之冤。
3、康生的错误批判,蒙受不白之冤长达39年,直到1986年3月,在去世前不久,才得到平反昭雪。
4、伤害和失败可能会使真正的干细胞治疗蒙受不白之冤。
5、怀疑主义是一种独特而久远的哲学学说,人们对它的传统批判使得它蒙上了一层不白之冤。
近义词:沉冤莫白、含冤负屈、覆盆之冤
反义词:真相大白
基本字义
不bù(ㄅㄨˋ)
1、副词。
2、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、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、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其他字义
不fǒu(ㄈㄡˇ)
1、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基本字义
白bái(ㄅㄞˊ)
1、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:白色。白米。
2、明亮:白昼。白日做梦。
3、清楚:明白。不白之冤。
4、纯洁:一生清白。白璧无瑕。
5、空的,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:空白。白卷。
6、没有成就的,没有效果的:白忙。白说。
7、没有付出代价的:白吃白喝。
8、陈述:自白。道白(亦称“说白”、“白口”)。
9、与文言相对:白话文。
10、告语:告白(对公众的通知)。
11、丧事:红白喜事(婚事和丧事)。
12、把字写错或读错:白字(别字)。
13、政治上反动的:白匪。白军。
14、中国少数民族,主要分布于云南省:白族。白剧。
15、姓。
基本字义
之zhī(ㄓ)
1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基本字义
冤yuān(ㄩㄢ)
1、屈枉,无故受到指责或处分:冤枉。冤屈。冤案。冤狱。冤愤。伸冤。鸣冤叫屈。
2、仇恨:冤头。冤家。冤孽。
3、欺骗:不许冤人。
4、吃亏,上当:冤大头。花冤钱。
中英翻译
翻译:injustice
injustice*[in'dʒʌstis]
n. 不公平, 非正义的行为
【法】 不公正, 不公平, 权利侵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