谗口铄金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谗口铄金』
拼音:chán kǒu shuò jīn
注音:ㄔㄢˊ ㄎㄡˇ ㄕㄨㄛˋ ㄐ一ㄣ
解释:谗言足以熔化金石。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使用频率:一般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主体结构:主谓式成语
常规用法:谗口铄金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谎言等。
典故出处:清 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丁亥,谗口铄金,太行千盘,横起人面。”
近义词:众口铄金
基本字义
谗(讒)chán(ㄔㄢˊ)
1、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:谗言。谗害。谗佞。进谗。信谗。
基本字义
口kǒu(ㄎㄡˇ)
1、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2、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
3、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
4、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5、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
基本字义
铄(鑠)shuò(ㄕㄨㄛˋ)
1、熔化金属: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
2、消毁,消损:“秦先得齐宋,则韩氏铄”。
3、同“烁”。
基本字义
金jīn(ㄐ一ㄣ)
1、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色,质软:黄金。金子。金笔。
2、金一类的,具有光泽、延展性,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(汞除外)。:金属。五金(旧指金银铜铁锡)。合金(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)。金文(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,旧称“钟鼎文”)。
3、钱:现金。基金。挥金如土。
4、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:金革(兵器甲铠的总称,引申指战争)。金声(a.钲声;b.钟声)。金鼓(锣鼓)。
5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6、喻尊贵、贵重、难得、持久、坚固、有光泽等:金兰(友情深)。金刚(梵语意译,喻牢固、锐利、能摧毁一切)。金瓯(a.盛酒器;b.喻疆土完整)。金城汤池。
7、一些动、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:金鱼。金乌(太阳)。金龟。金丝猴。
8、中国朝代名:金代。
9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组词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