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棠之请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发棠之请』
拼音:fā táng zhī qǐng
注音:ㄈㄚ ㄊㄤˊ ㄓ ㄑ一ㄥˇ
解释:发:发放;棠:齐国地名,积谷之处;请:请求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。后指请示赈济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使用频率:生僻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主体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规用法:发棠之请作宾语;指请示赈济。
典故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齐饥,陈瑧曰:‘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。’”
基本字义
发(發)fā(ㄈㄚ)
1、交付,送出:分发。发放。发行(批发)。
2、放,射:发射。百发百中。焕发。
3、表达,阐述:发表。发凡(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)。阐发。
4、散开,分散:发散。
5、开展,张大,扩大:发展。发扬。
6、打开,揭露:发现。发掘。
7、产生,出现:发生。发愤。奋发。
8、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:发面。
9、显现,显出:发病。发抖。发憷。
10、开始动作:发动。
11、引起,开启:启发。发人深省。
12、公布,宣布:发布。发号施令。
13、量词,用于枪弹、炮弹。
其他字义
发(髮)fà(ㄈㄚˋ)
1、人的前额、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:头发。鬓发。怒发冲冠。
基本字义
棠táng(ㄊㄤˊ)
1、〔棠梨〕a.落叶乔木,果实略呈球形。可以用作嫁接各种梨的砧木;b.这种植物的果实,均亦称“杜梨”。
2、姓。
基本字义
之zhī(ㄓ)
1、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、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、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、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、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、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、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基本字义
请(請)qǐng(ㄑ一ㄥˇ)
1、求:请求。请示。请假(jiǎ)。请命。请战。请教(jiào)。请愿。请君入瓮。请缨(喻请战杀敌)。
2、敬辞,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:请进。请坐。请安。请便。
3、延聘、邀、约人来:请客。请柬。邀请。
4、谒见、会见:“造请诸公,不避寒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