忿忿不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忿忿不平』
拼音:fèn fèn bù píng
注音:ㄈㄣˋ ㄈㄣˋ ㄅㄨˋ ㄆ一ㄥˊ
解释: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。同“愤愤不平”。
成语解释
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主体结构:偏正式成语
常规用法:忿忿不平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心中不服。
典故出处:《禅真逸史》第一回:“此时过往人众,见齐德受亏,俱忿忿不平。”
运用示例:高战也是忿忿不平,点点头。◎ 古龙《长干行》三
近义词:愤愤不平
基本字义
忿fèn(ㄈㄣˋ)
1、生气,恨:忿恨。忿怒。忿詈(因愤怒而骂)。不忿(不服气,不平)。气不忿(看到不平的事,心中不服气)。忿忿不平。
基本字义
不bù(ㄅㄨˋ)
1、副词。
2、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、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、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其他字义
不fǒu(ㄈㄡˇ)
1、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基本字义
平píng(ㄆ一ㄥˊ)
1、不倾斜,无凹凸,像静止的水面一样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
2、均等:平分。平行(xíng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
3、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辈。
4、安定、安静:平安。平服。
5、治理,镇压:平定。
6、抑止(怒气):他把气平了下去。
7、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
8、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价。平凡。
9、往常,一向:平生(a.从来;b.终身)。平素。
10、汉语四声之一:平声。平仄。
11、姓。
12、〔平假(jiǎ)名〕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。
13、古同“评”,评议。
相关汉字
相关组词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