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典

红旗报捷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红旗报捷』

拼音:hóng qí bào jié

注音:ㄏㄨㄥˊ ㄑ一ˊ ㄅㄠˋ ㄐ一ㄝˊ

解释:清代军队出征,打了胜仗,派专人手持红旗,急驰进京报捷。现用作报喜的意思。

成语解释
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主体结构:主谓式成语

常规用法:红旗报捷主谓式;作宾语;用作报喜的意思。

典故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2回:“先生此去,何异登仙。指日红旗报捷,甚么司马黄堂,都是指顾间事。”

古代诗词

清代.丘逢甲.饮镇平都司署赏菊,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:「西风吹解黄金甲,醉看红旗报捷来。」
近现代.张采庵.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:「纷纷红旗报捷书,裂石崩云鸣爆竹。」

基本字义

红(紅)hóng(ㄏㄨㄥˊ)

1、像鲜血的颜色:红色。红叶。红灯。红尘。红包。红烧。红润。红艳艳。红口白牙。红绳系足(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)。

2、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:红人。红运。红角(jué)儿(受观众欢迎的演员)。走红。

3、喜庆:红媒(媒人)。红蛋。红白喜事(结婚和喜丧合称)。

4、象征革命:红军。红色根据地,红色政权。

5、指营业的纯利润:红利。分红。

6、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的研究:红学。

其他字义

红(紅)gōng(ㄍㄨㄥ)

1、古同“工”,指妇女的生产作业,纺织、缝纫、刺绣等。

基本字义

qí(ㄑ一ˊ)

1、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帜。旗号。旗舰。旗手。

2、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),特指属于满族的:旗人(满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

3、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

基本字义

报(報)bào(ㄅㄠˋ)

1、传达,告知:报告。报喜。报捷。报考。报请(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)。报废。

2、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、信号或出版物:简报(文字较短、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,印发给有关部门)。电报。情报。晚报。画报。报端。

3、回答:报答。报恩。报仇。报国(报效祖国)。报酬。

4、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:报应。

基本字义

jié(ㄐ一ㄝˊ)

1、战胜:捷音。报捷。捷报。

2、战胜所获:献捷。

3、快,迅速:捷速。捷径(敏捷机巧)。快捷。敏捷。捷足先登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组词

暗緑稀红 黯红 百叶红 百日红 百益红 斑红 半丈红 逼红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