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典

立时三刻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立时三刻』

拼音:lì shí sān kè

注音:ㄌ一ˋ ㄕˊ ㄙㄢ ㄎㄜˋ

解释:立刻、马上。

成语解释

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

使用频率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主体结构:偏正式成语

常规用法:立时三刻偏正式;作状语;指立刻。

典故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1回:“有天听了朋友一句玩笑话,便立时三刻逼我母亲出去,一刻不能相容。”

精选例句

1、小太监知道凡是使双枪的人都是,挡了一枪又来一枪,立时三刻让你,顾东顾不了西。
2、王水水立时三刻血气上涌,脑袋嗡嗡嗡的直响,人就噌的一下飞奔过去了。
3、立时三刻的,斛璇就抬手掀开了那红盖头,贺兰臾那张刀削似的的脸就在她面前。
4、这刀要是扎对要害,立时三刻,溟儿必毙命当场。
5、真有心帮你一把,立时三刻当下今天。

反义词:拖拖拉拉

基本字义

lì(ㄌ一ˋ)

1、站,引申为竖起来:立正。立柜。立足(a.站得往脚;b.处于某种立场)。立场。屹立。顶天立地。

2、做出,定出:建立。设立。树立。立意。立此存照。

3、存在,生存:自立。独立。势不两立。

4、马上,即刻:立时。立刻。立等。

5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时(時)shí(ㄕˊ)

1、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:时间。时不我与。

2、较长的时间:时代。古时。

3、泛指一段时间:时光。时令。时分。

4、现在的,当前的:当时。时下。时务。时宜。

5、常常:时常。学而时习之。

6、一年中的一季:时序。四时如春。

7、旧时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“时辰”,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“子时”,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“午时”。

8、现在的记时单位,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:时钟。时差(chā)。

9、某一时刻:按时上班。

10、不定时,有时候:时而。时阴时晴。

11、机会:时机。待时而动。

12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sān(ㄙㄢ)
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基本字义

kè(ㄎㄜˋ)

1、雕,用刀子挖:刻本(雕版印成的书本)。刻石。刻字。刻板。刻舟求剑。

2、古代用漏壶记时,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,一刻等于十五分钟:五点一刻。

3、时间:此刻。即刻。顷刻(极短时间)。时刻。刻不容缓。

4、形容程度极深:深刻。刻意。刻骨(感受深切入骨)。刻苦。

5、不厚道:刻毒。刻薄。尖刻。苛刻。

6、同“克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组词

安立 安心立命 昂然挺立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逼立 拔立 班立 卑立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